卷首语
1 中国画中的人文关怀 寒江雪
艺术资讯
6 2025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开幕
6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5届毕业作品展开幕
6 湖北美术学院2025届毕业季系列展览开幕
7 鲁迅美术学院2025届毕业作品展开幕
7 广州美术学院2025年毕业季开幕
7 天津美术学院2025届毕业生作品展开展
艺术欣赏
8 陈树良书法、诗歌作品欣赏
美术时空
10 福建平和城隍庙《二十四孝图》壁画年代探析 陈若珊
14 林风眠仕女图的线条与造型探析 王田
17 没骨法在当代工笔花鸟创作中的应用 何天瑞
21 无言悲悯,尽写苍生 胡慧芳
25 结合《红白茶花》观于非闇的艺术理念 鲁倩倩
28 论广西石林题材山水画中山石皴法的提炼与表现 项永恺
31 国风雅韵:传统戏曲服饰纹样艺术之美 王秀玉
非遗研究
34 符号学视域下朱仙镇木版年画视觉元素分析 李珂 徐文慧
37 木版年画中的文字符号蕴含寓意与审美研究 王艺璇
40 产教融合背景下非遗手工艺在高校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赵筱婕 王雪艳
4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融合的机制构建 黄倩 杨显峰 严建海
理论研究
46 戊辰学制下的美术教材研究 王璐
50 清末民初小学手工课程转型与发展研究 张桢凡
艺术设计
53 面向共同学习空间营造的高校图书馆导视系统设计 卢西
56 老龄化背景下工业生活区的适老化改造设计研究 周敬植 王龙
59 绘本设计中的嗅觉叙事探究 刘婷
62 地域文化在黔东南民宿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朱香菊
65 社交媒体影响下的“新国货”品牌视觉设计创新研究 牛超靓
68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景观活化设计 罗小媛
动漫探索
71 凡尘落尽:神话改编与民族美学共生 闵晓璐
美育思政
74 “把小我融入大我” 胡晓东 张建中
77 吕凤子工艺美术教育中的美育实践探究 蒋婷芸
81 “知行一体化”大学美育范式的研究与应用 崔衡 杨林
84 马识途书法艺术的美育价值及其实践路径 徐挺 杜学元 吕敏
88 河池铜鼓图形元素融入字体与编排设计课程思政的价值与路径探究 原华丰
91 岭南文化视域下高职“多维进阶,融合共生”的美育模式研究 陈锦通 许秀娟 梁春阁
94 高职平面设计与制作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刘永明 谢信鸣
97 装饰画课程美育的多元化探索实践 姚远
100 思政背景下内蒙古地区高校美术史课程研究 吴娜
103 绘本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闫彩琴
106 设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独特性、宽泛性限定研究 鲁鸿英
10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章冉冉
112 “三全育人”背景下油画教学课程思政路径研究 李景
115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美育模式的转型与创新 陈诗
118 AI背景下高校美育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分析 李心慧 章奕帆
教研教改
121 联合目录——艺术学科有组织教学科研一体化路径探索与实践 王宁逸 泮丽娜
124 以CDIO理念为导向的设计管理课程教学研究 郑春晖
128 师徒共生:美术实践类研究生教育的内涵与建构 蓝剑
131 主题性创作导向的中国人物画教学实践研究 郑振铭
134 研究生设计评论课程多场景沉浸式教学模式探究 刘杨 李文博 李一禾
137 跨学科融合视角下数字影视创编课程的实践探索 吕晓艺 谢赞
140 “三链融合”协同育人视角下桂西南家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吴明
143 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的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胡鸣
146 “四链”融合产业学院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王海亚 单日 陈盈
14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雕塑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 黄彬 龚浩
153 人工智能赋能视觉传达设计变革挑战与突破路径 藏蕾蕾
156 全域旅游背景下风景区规划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黄欢
159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家具设计课程教学的探索 吴哲
162 AIGC赋能高职院校插画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胡小雨 贾璐 杨春蕾
165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建设高质量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和校本课堂的研究 王宁
168 民间美术与中学美术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索 杨钰洁 张一舟
171 舒斯特曼身体美学视域下的沉浸式美术教学活动研究 郑阳阳
174 “巴蜀图语”在美育课程改革中的实践研究 白斌 陈嘉馨 张之宇
177 传统器皿纹饰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赵敏 杨硕鹏
180 民族文化符号在初中美术创作教学中的认知建构研究 黄恩泽
183 泸县宋代石刻融入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潘成红
艺术菁英
186 曾庆宇作品
187 黄韦璇作品
188 张艺冬作品
封面:幽谷清音(局部)/纪清远
封二:公益广告
封三:征稿启事
封底:少年游/方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