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1 霞色漫天 木 子
艺术资讯
6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开幕
6 “画说西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美术作品展”举办
6 “铸脉:浙江雕塑百年”展开幕
7 “天籁回响——项元汴诞辰500周年书画特展”举办
7 “西部艺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系列学术展演活动举办
7 “南宗北格——元明清书画研究展”举办
艺术欣赏
8 凝固的旋律 武 豪
美术时空
10 当代艺术中人与自然辩证关系探究 金子昂
13 商周青铜器象纹综述及工艺特征探究 周舒泓
16 明清时期“一团和气”图像母题的创新演变与应用研究 季艳欢 胡秀峰
20 点彩中的隐匿:修拉绘画的情感与形式分析 周子艺
23 客家围龙屋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表现技法与审美意蕴 钟佳睿
26 从波提切利画面表象到中西观看认知差异的底层分析 张 杨
30 如诗如画 路若彤
33 油画技法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分析 李可涵
36 流彩捕韵在水彩画中的呈现研究 马 帅
39 明清女性家具造型艺术与文化象征探析 刘晶晶 王 田 王 婕
42 论《世说新语》中的戴逵 康建华
46 深濑昌久摄影艺术风格探究 梁浩川
非遗研究
49 传统盘扣艺术中的精神内涵探析 张心力
53 大布江拼布绣图像的文化意蕴与艺术价值 刘 洁 丁健纯 杨馨怡
57 查干湖鱼皮艺术与动画前期设计教学融合的意义与发展路径研究 高雪莲
60 基于安徽传统艺术的小学美育跨学科主题课程开发与实践路径 张千梅
65 非遗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数字化转型的教育实践 王 涛
68 面塑在农村高中美术课堂的融合实践探究 李 红
71 非遗传承视域下剪纸艺术在小学美育中的价值与实践路径 牛新玲 赵耘庆
理论研究
74 中国传统器物空间语境与文化记忆传承的关系研究 葛佳平
77 符号的解构与再创造 洪宏杰 李思润
80 现象学视域下的美术馆观赏行为研究 郝若璇
83 比较艺术学视域下川剧丑角脸谱和意大利即兴喜剧面具审美异同的跨文化解析 何昭岑 左芝兰
艺术设计
86 探究包豪斯设计理念在信息可视化设计中的应用 张倩文 刘淑敏 刘芳霖
89 基于色彩构成理论的现代汉服配饰设计研究 翁悦悦
动漫探索
93 动画美术设计中的审美意象构建 朱晨鑫
美育思政
96 信息时代下美术馆与博物馆公共美育研究 刘艾玲 曹 靖
99 基于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传承的民居测绘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张园园
102 美育浸润视域下高校艺术博物馆美育研学课程建设 于慧妮
105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计算机类美育建设路径与实践 蔡青青
108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研究 谷 青
教研教改
111 从新文科到新艺科 张 霞
115 基于主辅修制改革的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研究 孙巧悦
118 社区美术教育开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 敏
121 基于OBE理念的商业空间设计课程项目式教学研究 周卫平
124 民办高校设计教育产教科融合的生态机制与发展战略 尚申豪 吴华堂
127 “新文科+新医科”背景下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毕中泽
130 “多元协同教学贯穿两翼一本”乡村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刘彦铭 韦卓秀 甘晓惠
133 数字技术在雕塑专业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冉 毅
136 解码时代精神,推动社会美育 李 清
139 技术赋能·文化传承·“三创”融合的创新教学实践 赵成成 黄浩南
142 新农科背景下的聊城大学园林美术课程建设与实践 王志保 赵红霞 郭瑞芳
145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广告设计混合式教学研究 万桂香 李 丹 张睿阳
148 艺术乡建背景下构成创意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卢晓燕
153 高职智慧健康养老专业中国画教学与专业需求契合的教学实践研究 覃肖莹
156 美术艺考环境下的高职素描教学基本规律探索 邢复加
159 基于研学旅行实践的高中美术鉴赏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 蓝 宇
163 基于美育浸润的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研究 黄文洋
166 高中人物速写教学中应用PBL模式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彭坚斌 梁浩艺 孔婉茹
169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美术单元教学设计意蕴、困境与策略 潘 娜 秦善鹏
173 以手绘图画书创作为媒介的青少年生命美学教学研究 秦怡秋 朱纤尘
177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的启发 高 旭
180 小学高段美术课中提升迁移学习能力的策略 王 珏
183 三线文化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杨再伟 孙佳慧
艺术菁英
187 程愉群作品
188 杨光黔作品
封面:绘画艺术/维米尔
封二:公益广告
封三:征稿启事
封底:皖南印象/杨子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