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1 山河印记(组诗) 丘英姿
艺术资讯
6 “和平颂”美术作品展开幕
6 “革命的时代:新中国主题美术创作特展”举办
6 “红旗漫卷——福建省美术馆馆藏闽地红色革命主题作品研究展”举办
7 “洞天行履——宋人自然秩序的审美转译”宋韵美学艺术展开幕
7 “游园逸境——新水墨的园林精神转译”展举办
7 “大漆——江南漆器艺术与传承”展举办
艺术欣赏
8 大地调色盘 孙烨敏
美术时空
10 观物取象 徐亦龙
13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的采药人形象探究 李乃玮
17 当代雕塑的“再具象” 卫妙
20 万变不离其宗 谢欣妍
23 工笔花鸟画的形式美探索 钱梦倩 阳艳华
26 一路唱回故乡:黄永玉的湘味绘画 胡慧婷
29 国画表现形式中拼贴手法的创新实践研究 张涵祺
32 《通俗画报》中的近代四川职业画家群体 徐嘉慧 倪纯如
非遗研究
35 流转的记忆:湖湘节庆剪纸叙事转换 刘佩佩
38 基于虚拟仿真的湖南非遗技艺数字化传播路径与策略研究 肖慧
41 数字化背景下杨柳青木版年画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司陈盛男
44 河北中小学非遗美育数字化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设计研究 陈凌云 张雅涵 王东辉
47 民办高校设计专业美育教学和非遗元素的融合研究 张琼月 吴佳 韦小英
51 扎根乡土文化:地域性视角下蔚县剪纸的美育价值探析 沈爽 吴桂萍
54 项目式学习模式下的中学美术非遗课程教学策略 吴丹玫
理论研究
57 策展思想与展陈中的文图实现 谢媛
艺术融创
60 基于“媒介时间”的内容叙述策略 许嘉怡
65 AI生成式绘本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黄国和
68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AIGC赋能展览设计探索 韩惟伊
艺术设计
71 传统艺术在现代文创产品中的文化价值再造 贾璐 刘修齐
园林与建筑
74 双源融构 余海珍
美育思政
77 “三全育人”背景下建筑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尚伟 黄艳雁 胡心宇
80 艺游学视角下影像艺术在乡村美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宋丹薇
83 “三下乡”校园墙绘助力设计素描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肖旭艺 刘念 关俞涵
86 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设计+思政”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探究 郑尹 高勇 李赫
89 在地育美:民间工艺融入地方高校美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探索 向思全
92 新文科背景下美育融入展示设计“双创”教育探索与实践 臧春铭 杨泽 庞玲
95 高校美育疗愈的价值功能和实践路径 徐原 温蕊擎 丁旺龙
98 课程思政视域下雕塑专业的广西非遗素材库构建策略 蒋辉平
102 吴地传统营造文化融入地方高职美育工作的价值与策略研究 成果
105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融合发展的路径探析 王诗琦 张富成
108 协同育人背景下艺术类专业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崔勤勤 闫怡冰 盛波
111 绘本创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胡甲鸣
114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包装设计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研究 唐宏
117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及实践进路 侯香
120 闽南传统建筑艺术课程美育实践探索 陈慧真
教研教改
123 艺术院校研究生学术型社团的建构与探索 王晓芬 李豪娅
127 “睿智教学”导向的美术教育实习课程改革探究 谢艳芳 王晶
131 深化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创新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 王娜 屈鹏
134 中国工笔画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何彦萍
137 产教融合时代背景下的民办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专科)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刘松松 朱瀚鹏
140 地方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 严万祺 严亮
143 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创新应用 李伟 程诗婧
146 标志设计项目制课程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 周晨茜 李广栋 胡芮瑞
149 基于OBE理念的智能包装专业跨学科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孙惠芳 高志强 郭艳平
153 AI赋能艺术设计 王晓玮 黄瑞
156 数字技术支持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柳照娟
159 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的学科融合研究 耿祎欣 张红岩
162 藏书票艺术在初中美术社团中的实践研究 翁煌
165 姜丹书劳作艺术教育思想对中小学美术课堂的启示 徐旭婷
168 中小学艺术课程形成性评价的实践探索 张群 王云龙 何怀兵
171 基于生活情境的儿童版画教学研究 曾省建
174 幼儿园美术区域环境创设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何冰
177 生态美育视野下幼儿美术教育探究 张芳 沈明泓
180 农村小学转岗幼儿园教师美术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张娟梅 曹斌
艺术菁英
183 钟波作品
184 李艺作品
185 关键作品
186 秦怡 彭小琴作品
187 黄楚韵作品
188 尹德慧作品
封面:白荷(局部)/郭味蕖
封二:公益广告
封三:征稿启事
封底:悦动青春/何振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