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1 丹青戏韵 寒江雪
艺术资讯
6 “星火不灭 精神永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艺术展”开幕
6 “笔墨铸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书法展”举办
6 “木刻记忆——1931—1945年中国艺术家的视觉实践与媒介传播”展开幕
7 “流动的艺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交流研究展”举办
7 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作品展举办
7 “求真绘魂——纪念徐悲鸿诞辰130周年特展”举办
艺术欣赏
8 听江非听声·听心也 王 林
美术时空
10 有宋以来绘画中的文姬形象研究 石 婧
13 动态雕塑艺术中的仿生表达 滕家琪
16 古希腊瓶画中的希腊精神 杨景文
19 清初至清中期由“书学时人”至“上追汉隶”的隶书取法途径探究 陈艺双
22 从东方风格到本土再造 陈玉婷
28 解析穆夏:风格缘起、装饰艺术及植物元素透视 丛召召
31 风景中的浴者 王亚宁
34 论当代艺术家在文化认同上的实践探索 仲星望
37 《山海经》美学元素系列插画创作研究 张梦月
40 渴笔画法的当代转译与创新实践 何华夏
43 绘画艺术中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关系 钱海超 宋鸿先
非遗研究
46 辽宁民间民俗美术的形式与内涵研究 赵 越 李金洋
49 传统竹编艺术在非遗衍生设计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万 蕾
52 非遗技艺融入学校特色社团课程的实践路径探究 常曼曼 刘 云
55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非遗文化融入高中美术的教学探究 吴 韦
理论研究
59 观念的画布:绘画艺术哲学的探究 程 璧
艺术融创
62 AIGC技术赋能河北石家庄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插画创作研究 王飞飞 徐 冲
艺术设计
65 版面率对版式设计的影响研究 潘依华
68 基于设计心理学理论的历史文化街区照明设计研究 赵 刚 杨子奇
71 历史文化街区视觉系统设计研究 王朝君
74 参与式设计视角下艺术设计在社区文化复兴中角色探索 顾光昊
77 基于地域特色的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景观设计研究 王婉婷
80 产业经济学视角下湖南桂阳陶瓷设计管理研究 邓扬帆 王 健
动漫探索
83 基于蒙太奇手法的定格动画民族性表达探究 刘子夫
美誉思政
86 美育与艺术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究 刘 迪
89 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路径研究 段 东 张 蓉 朱武国
93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四跨”美育模式建构与实践 袁菁嶷 崔淑婧
96 课程思政背景下岭南艺术设计概论课程中活动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高 阳
99 推动高校美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 张 曦 彭旭翔
102 历史城镇保护与更新设计的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尚 伟 黄艳雁 郑 为
105 数智赋能高校美育融入乡村全面振兴路径研究 程 晨 李红光
108 成人艺术教育中美育的深化与实践路径探索 翟绿绮
1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设计思维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讨 姚 婷
114 高校美育课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应用路径研究 董 玲
117 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思政与传统元素融合路径研究 吕 进
120 中国传统书画在幼儿美育中的应用研究 张东芳
教研教改
124 当代视域下近现代山水临摹课程教学的改革与研究 许 可
127 新版学科专业目录背景下中国画与书法专业硕士核心课程的数字化建设研究 李 楠 杨树文
130 从教室至博物馆的图像分析课程教学实践 杨 静
133 AI绘画及其对美术教育的影响探究 都红霞
136 新文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陈晓培
139 纤维编织设计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郭晓霞 田 田
142 基于“课题制”的环境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杨 星
145 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创新与实施 李欣桐
148 TBL教学模式在动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陈 方 潘亚甜
151 数字化赋能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王 娜 屈 鹏
154 解惑还是增惑 荣维军
157 AI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淑英 陈 飒
160 城市地方感版画艺术工作坊实践探索 周剑涵
163 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跨学科的人才培养研究 周 芸 陈静静
166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数字创意类课程实践技能教学改革研究 罗 青 孙金山
170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实施路径与策略研究 刘菲菲
173 图形设计创意课程建设研究 叶青云
176 校园景观与中学美术课程融合 崔会月 冯晓阳
179 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小学美术课程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探索 姜志杰
183 具身化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纪巽猛
艺术菁英
186 吴晓作品
187 单霆 林洪睿作品
188 袁华华作品
封面:森林里的池塘/佩德·莫克·蒙斯泰德
封二:公益广告
封三:征稿启事
封底:向日葵之四/宋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