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1 中国画中的风 左湖里
艺术资讯
6 “怒吼吧,中国——北京鲁迅博物馆藏抗战版画展(1931—1945)”开幕
6 中国传媒大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开幕
6 “浩气长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专题展”举办
6 “烽火宣言——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美术文献研究展”开展
7 “风骨南天——从美术革命到新中国艺术图式的广东实践(1900—1978)”展览举办
7 “永远的三毛——《三毛从军记》漫画原稿展”举办
艺术欣赏
8 见仁 见智 陈继龙
美术时空
10 宋元山水画风格之异探析 陈依林 李春艳
13 刘松年《撵茶图》空间布局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贾植茹
16 童乃寿黄山题材山水画中的诗意表达与时代性探索 曹媛媛
19 《墨妙珠林·二十四节气图》的艺术特色及节气文化研究 魏志成 刘若曦
22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敦煌壁画秩序美学的探索与解析研究 王 曦
非遗研究
26 可持续视域下的竹编艺术产品创新设计策略研究 张天姣 杜 军 代 宁
29 皖北非遗文化特征及其传承保护探究 房子仪
32 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高兴琴
35 基于OBE-PBL双维融合的中职非遗文创教学模式构建 麦絮欣
39 高校合作机制下贵州青年传承传统手工艺的角色优化研究 张洪菲
理论研究
42 宁芙之死与“姿态”之殇:阿甘本文艺理论中的“抵抗”潜能 田 威
47 现代体验下的视觉叙事:瞬间与永恒的碎镜 贺 婧
50 隐性知识与设计灵感的关系研究 阮晨海
艺术融创
54 从声景到视景:AI驱动的革命纪念馆声音可视化交互设计 秦臻珍
艺术设计
57 儿童图画书中“八德”的文化表达 张珈瑜 刘东涛 王常柱
61 中国古代计量器具设计与可持续设计关系之启示 刘 学 雷 霆
65 设计史视域下AI驱动设计师角色重构探索 杨 阳
68 文旅体验视角下建筑遗产景区导视系统设计研究 高祥冠 李昊洋
72 李欧·李奥尼绘本的艺术特点研究及教学启示 张晶晶
75 我国儿童绘本的创作方向探索 郭 研
78 AIGC驱动下的IP形象设计创新路径研究 蔡茹婷
美育思政
81 “理实一体,数智赋能,多元融通” 田玲芳 高 山 何春莲
85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元素融入美育课程的路径 卢菲菲
8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艺术实践工作坊模式介入的理念与方法研究 茅 淼 须 博 邰 杰
9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导向下地方民族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实践 邹维江
94 美育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析 鲍明坤
97 高等戏曲院校开展跨文化美育浸润路径研究 张 瑶 沙之羽
101 交叠影响域视角下的美育实践研究 李红洁 李鹤飞
104 科技赋能美育生态 谢博睿
107 传统装饰艺术课程中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王雅微 骆 琼
110 视觉艺术的形式意蕴及其在高校美育中的价值 刘海明
113 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思政的培育路径研究 王 乐
116 高职医学美育的现实困境及纾困路径研究 石国建 王继梁 郑 淞
教研教改
119 产教融合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秦怀新 艾昕晰
122 分类管理体制下吉林省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深化路径与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策略研究 朱瀚鹏 刘松松
125 基于建构主义与跨学科融合的多元主题导向下色彩构成教学实践 肖 云
128 数智时代下高校油画创作教学的重构与建设 吴 敬
131 新文科视域下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李 芬
134 艺术设计专业群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范宏博
137 基于全链路人才需求的UI设计课程设计与实践 房庆丽
142 数字技术赋能高职院校美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莫 然 兰子奇
146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职动漫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实践研究 李 超
150 AIGC技术背景下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 荆佳佳
153 AI赋能新媒体广告设计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陈静霞
156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中学美术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发展的策略研究 孙文云 安金湘
159 高中美术跨学科教学的慕课多维设计研究 韩 煜 张红岩
163 克孜尔壁画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白婵琳
166 基于“闽都文化”地域资源的中职美术专业育人实践研究 赵旖旎
169 以评促学 技情相融:初中水印木刻教学中真实性评价设计 陆 炜
172 以美愈心:美术疗愈融入初中美术课程的路径研究 郝慧明 于景宇
175 AI情境下的艺术欣赏对儿童审美感知的影响 魏思东
180 儿童绘画中的情感表达与形式探究 刘文烨
183 基于地域文化的儿童绘本创作课程建构与实施策略研究 陈 洁 刘 勇
艺术菁英
186 李芳芳 刘军 叶翔宇 周博作品
187 颜花红作品
188 陈亭如作品
封面:丛林漫步/亨利·卢梭
封二:公益广告
封三:征稿启事
封底:游戏/迟明